中醫對失眠癥是如何認識的?
中醫關(guān)于失眠的辨證論治頗為豐富,武穴濟泰中醫康復醫院的中醫專(zhuān)家從臨床實(shí)踐中,探求其發(fā)生的機理,提出了些新的辨證思路。
1、從五臟論治失眠癥其病因病機主要表現于肝,波及五臟,統顧五臟實(shí)體病證。提倡“五臟皆有不寐”的整體觀(guān),從肝論治、兼顧他臟、辨證加減的證治體系,并由此分臟制定了失眠癥證治方案。
2、從精神情志論治 精神情志與不寐關(guān)系密切,由此將不寐分成煩惱型、多疑型、緊張型、抑郁型,分別選用清熱瀉火、疏肝降逆法,滋陰清熱、理氣解郁法、清心寧神、調和肝脾法等治之,取得良好效果。
3、從晝夜節律論治 人體的睡眠是一種具有晝夜節律性的生理活動(dòng),失眠則是這種正常睡眠—覺(jué)醒節律紊亂的結果。遵循這一規律,提出“因時(shí)制宜”治療失眠。
4、從心腎相交論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“火不歸根”引起的,所有的治療方案,最終都需要回到“引火歸根、心腎相交”的問(wèn)題上來(lái),并將失眠分為五型:肝氣郁結型、腎精不足型、心火旺盛型、經(jīng)脈瘀阻型、痰濕阻滯型。
5、從肝脾論治 導致失眠癥產(chǎn)生的諸多病因病機均與肝脾失調有關(guān),中醫如何全面診斷失眠癥,調理失眠中藥的選擇,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,注重調理肝脾。
咨詢(xún)熱線(xiàn) 0713-6852124 13476776686 Q Q 2308609475 1367325647